截齿的运动轨迹为平面摆线,镐型截齿的作业部分为一圆锥体,作业时好像镐尖楔入煤岩体,在镐形截齿尖楔入煤岩体的一瞬间,齿尖锥体外表对煤岩体的压力追赶煤体的抗压强度,使煤岩粉碎,跟着镐形截齿的楔进,煤岩体内的张力越来越大,直到镐形截齿周围的扇形体从煤岩体上碎落下来。
截齿在截割煤岩时接受高的压应力、剪切应力和冲击负荷。煤的硬度虽不很高,但其间有煤矸石等硬的矿料,并且在采煤和凿岩进程中,截齿温度会急剧升高,导致齿**材质软化,加快了截齿的失效进程。
截齿在作业进程中,磨粒(煤矸石等)与截齿外表间发作较大的压应力,带有锋利棱角并具有适宜迎角的磨粒能切削截齿外表构成显微切削。假如磨粒不行尖利或刺入截齿外表视点不适当,会在截齿外表挤出犁沟。
截齿在截割煤岩时,承受高的间歇式的冲击载荷,截齿表面上较硬的微凸点将 变形,反复挤压导致附近软表面产生塑性流动并在截齿亚表面层形成积累。
同时截齿截割煤岩时,由于磨损热使刀头磨损表面产生600~800℃的高温,而截齿截割煤岩是周期性的回转运动,故升温是交变的,当刀头接触煤岩时升温,旋挖截齿,离开煤岩时降温,使截齿齿**产生高温回火,其组织一般为回火索氏体和铁素体,其硬度下降50 % ,加速了截齿的磨损。
由于截齿表层温度的不断变化,材料表层进一步软化,导致塑变区内出现波浪式塑性流动和位错密度增加,反复的弹塑变形,又使位错集中,继而在表层出现横向微裂纹,属于典型的热疲劳磨损。
截齿钎焊焊缝间隙的大小是影响钎焊缝致密性和焊缝强度的关键因素,间隙太小,妨碍钎焊料流入,间隙过大,破坏钎焊缝的毛细管作用,使钎焊料不能填满间隙。截齿的钎焊,是钢与硬质合金的异种材料钎焊,考虑硬质合金的线膨胀系数比钢要小,因此钎焊缝间隙应比钢对钢焊接时稍小,在使用HL105、HL106铜焊料时,截齿钎缝间隙一般为0.105~0.15mm,另外为了保证硬质合金周围焊缝间隙均匀一致,可把硬质合金下端设计成锥台形,以便利用截齿体与硬质合金两锥面产生自定心效果。